工作党申博:一年硕无PAPER上岸欧陆PhD经历分享

工作党申博——一年硕无PAPER上岸欧陆PhD经历分享


一、 我的背景:

我本科就读于国内某双非院校风景园林专业,硕士毕业于英国某校城市设计(一年授课制项目)。优势主要有:高GPA,奖学金若干,校奖若干,两年工作经历;劣势主要有:科研背景弱,无文章发表。

在全职状态下经历了历时两年的两轮申请尝试后,终于收获了一枚宝贵的全奖offer。


二、 当初为啥要申请博士

硕士毕业后,我开始从事一线的设计工作。在工作半年不到的时候,我感觉我的身体和精神开始对这样的工作和生活状态感到反感,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职业发展,开始研究“不要在设计行业继续打工”的方法。尽管我不愿意用“逃离”来形容这个选择,但决定另寻出路的原因很简单:这份工作对我来说不再具有吸引力。


而选择申博,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虽然我不再热爱这个行业,但这个学科里仍存在着很多不断激发着我的关注和兴趣的相关议题,我决定通过进一步的深造学习来抓住这份想让自己变得更好的冲动。


2021年6月,我决定申博并开始着手准备相关事项。我大量查询跟读博相关的一切,跟很多申请者一样,除去学校和导师,奖学金也是重要考虑因素,时间过长或费用过高对我来说是不小的负担,因此学制较长或者需要自费的学校都没有纳入我的考虑范围。在得知香港和新加坡的院校奖学金机会较多后,我最终决定申请香港及新加坡的院校。也许是因为一无所知也无所畏惧,我忽视了香港院校申请的竞争过于激烈,这也为第一次申请的失败埋下了伏笔。


三、如何准备申博材料:

申请材料的重中之重是研究提案(Research Proposal),准备一份RP对于我来说是个挑战。到底要不要带RP套瓷?套瓷用的RP需要写到什么程度?需不需要写多份RP?无数个问题需要不断地收集庞杂的网络信息和前人经验去确认。


各类信息纷繁复杂,有相关前辈的指点无疑是可以节约很多时间和精力的,于是我选择半DIY并在这一关键环节寻求了专业人士的帮助。相信很多工作党会有同感,上班的时候时常觉得自己意志上还有很多想做的事情,但是体力和精神跟不上,那种心有余而力不足最后只好无奈放弃的预感是非常可怕的。


RP的写作,从0到1是最困难的,最重要的是开始动笔去写,并抓住这份想让自己变得更好的冲动,不要让它被懒惰和拖延所吞没。我给自己制定了严格的时间计划去完成阅读和写作任务,在工作日我通常提前两个小时起床坐在电脑前阅读,晚上九点加班回家后还要花费一两个小时去写作。休息日更是全身心投入在这场无声的战斗里。


经过近3个月的打磨,这份满含心血的RP最终成型,但这远远不是最终稿,在套瓷后与导师的沟通中,这份RP还将面临数次的调整和润色,并针对不同导师的细分要求形成若干个相应的版本。


四、套瓷、网申、面试并等待结果

套瓷是一个极其需要耐心的过程,这个过程通常会比较漫长。我的套瓷过程有一些波折但总体还算顺利。通过对相关院校导师的地毯式搜寻,我整理了一份导师清单表格,详细记录了导师信息和与自己研究方向的匹配度,并在备注里写下优劣势,最后开始按照这份清单开始套瓷,在套瓷过程中也会在表格内详细记录进度。套瓷的回复率比较玄学,但一份好的套磁信和一套详实的个人资料是必不可少的。一旦对方导师对你的个人背景和研究方向感兴趣,就有可能获得一份积极回复。最终我套中了CUHK、CITYU、POLYU、NUS的4位导师,在2021年年底递交了申请,并于2022年2月参加了CUHK和CITYU的面试。最终在2022年4月无面试拿到了NUS的自费OFFER,其余所有院校默拒。一时间,这一次申请轰然失败。


通过收集网络上的信息并与相关学长学姐交流得知,香港院校注重申请者的背景,大多数申请者C9出身并有高质量的文章发表,双非出身再加上没有拿得出手的科研经历,使得我在这场申请竞赛里没有竞争力可言。


五、接受失败、决定二战

2022年8月,我决定二战,并将目标转向了欧洲,决定尝试CSC(国家留学基金委——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)。8月至10月,我全球海套发了近70封套瓷邮件,收到积极回复约4封,其中2位丹麦瑞典的导师因不再与CSC合作后续没有再联系,2位荷兰的老师不认可英硕语言证明要求提供雅思,而我的雅思已过期所以暂时搁置。时间来到了11月,我的心态逐渐濒临崩溃。某个周末的晚上抱着最后一试的心态认真筛选套瓷了5个老师,竟收到了3封回复。米兰理工的老师爽快安排了面试,私下非正式面试后开始在老师的指导下修改研RP。元旦过后RP正式定稿,导师鼓励我直接提交申请,于是我在1.15提交了网申,并在1.27收到预录取信。3月,我正式提交了CSC的申请,开始耐心等待5月底公布的奖学金申请结果。


六、写在最后

尽管博士申请的结果还没有完全尘埃落定,但申博的经历也告一段落。关于这段经历,我也有少许期望分享的小建议。首先,精准自我定位是重中之重。复盘两年的申请历程,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对自己进行正确地评估并合理选择申请的方向。海投是个花费很多精力但收效甚微的过程,建议参考往届学生去向择校,申请一些名额多且难度适中的学校,注意评估自己和学校、项目、导师的匹配度。其次,保持积极心态必不可少。面对持续的负面反馈要积极调整心态,做好长期申博的准备,坚持下去可能就会有转机!


作者为米兰理工2023年上岸博士,荆旭博士辅导团队导师



上一篇:没有
下一篇:香港读博四年我获得了什么?读博心得  [2023-05-21]